来源:《国企》杂志 发布时间:2024-12-12
近日,城发集团实施“六同工程” 争创“六个先锋”,入选国务院国资委《国企》杂志第五届(2024)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案例该典型经验在《国企》杂志发布。
实施“六同工程” 争创“六个先锋”
——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纵深推动党建和生产经营互融互促
面对多轮整合后组织多元、人员多类、诉求多样以及市场经济深度调整的严峻考验,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党建领航,恪守“国企姓党”的政治定位,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“六同六创”工作法,大力实施“六同工程”,争创“六个先锋”,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凝聚人心、促进和谐、提升效益的发展优势,开启了高质量党建融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坚持理论同频,争创理论“学习先锋”以上率下“领”学。集团党委、各子集团党委坚持学在前、做表率,充分发挥理论学习“领头雁”作用,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,通过提高站位系统学,深入思考研讨学,用好红色资源创新学,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力量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以“关键少数”带动“绝大多数”,全面掀起学习热潮。基层支部“跟”学。各基层党支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、终身课,紧跟党委步伐,通过“三会一课”“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”主题党日等形式积极跟学,以真学促“深化”,以真悟促“内化”,以真用促“转化”,通过“理论同频”,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和执行力。红色教育“践”学。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,党性教育和红色教育贯穿始终,线上充分利用好“学习强国”“红星云”“红土地”等载体,自主拍摄红色电影《堡垒》。线下精心打造韶山—井冈山“两山”红色专列,在湖南省内先行先试“我的韶山行”研学活动,与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“校企联手”打造“昭潭直达车”公交微课堂,开展体验式、情景式、沉浸式教育,让红色教育在实践中“活起来、火起来”。
坚持使命同担,争创项目“建设先锋”支部建在项目上,提高凝聚力。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,让党旗飘扬在前沿阵地上,党员冲锋在“急难险重”火线上。在湘潭市中医院整体迁建、“厂网一体化”等重点项目上成立临时党支部、联合党支部,坚持一个项目就是一个阵地,项目现场就是考场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一线“安营扎寨”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党组织书记联项目,提高战斗力。集团各级党组织书记共计100余人参与书记联项目行动,推动项目建设呈现出你追我赶、热火朝天的良好态势。杨梅洲大桥、下摄司大桥是两座停工8年之久的“半拉子工程”。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俊文,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叶仕良分别联点 “两桥”项目,带头驻扎一线,全力攻克合作模式转换、资金筹措等重重困难,每天24小时不间断施工,以“一天一巡查、两天一调度、一周一总结”的工作方式推动项目建设。杨梅洲大桥于2024年9月29日提前通车,兑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承诺。科学设置党员先锋队,激发创造力。号召广大党员广泛参与设岗、划区、建队等实践活动,组建集团“党员先锋队”、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,引导他们在集团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揭榜挂帅、攻城拔寨、创先争优。旗下潭房·中央公园项目成立“党员保交楼先锋队”。项目不交付,党员不撤岗,确保按期交付,项目荣获全国第十一届“广厦奖”。
坚持发展同向,争创城市“运营先锋”文化运营创品牌。聚焦游客所思所盼,创新思路,整合资源,将党建文化、历史文化深度融合,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。湘潭万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,历经6次重建后成为闲置10年的“文化空楼”,每年产生管理费近300万元。2022年,湘潭城发集团成功引进湖南电广传媒打造“万楼•青年码头”项目。党员打头阵,仅用34天成功点亮万楼。一年时间里,国内最大集装箱集市、湖南省内最高摩天轮“湘潭眼”和芒果IP“快乐大本营”、海洋馆相继建成,湖南省红色文化旅游博览会、旅游发展大会先后在此成功举办,累计接待游客577万人次,已成为湘潭继韶山之后的第二张文旅名片。业务经营创效益。2024年以来,集团党委对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出了“五个倡议”:至少参加一次集团重点项目攻坚行动,到集团文旅项目、物业服务项目或智慧停车和充电桩项目开展一次志愿服务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一条,到集团经营性项目消费一次,为集团拉一次订单,形成人人争当“运营先锋”的良好氛围。倡议得到了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,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奔走在争业务、跑市场的一线,在经济低迷、土地收入锐减的情况下,集团市场化业务量呈现出逆势上扬良好态势。
坚持责任同扛,争创为民“服务先锋”交通服务让人安心。秉承“办人民满意交通”的目标,运营车辆1700余台,线路300余条,运营停车位6768个,充电桩277个,76个建制村实现公交“全覆盖”。以打造“党员志愿服务队”为切入点,首创“定制公交”、城市快线,开创湘潭出行APP“智慧出行”新模式,为市民提供安全、安心、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。物业服务温暖人心。以优质服务擦亮国企物业的鲜明品牌,坚持“一名党员树一面旗帜”,大力推进党员“亮牌”服务,在小区设立“党员服务驿站”,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站,组织“健康义诊、爱心义剪”等便民服务,开展“我为业主办实事”活动,打通为民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社会服务砥砺初心。深入践行“四下基层”,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积极开展“走基层、找问题、想办法、促发展”和“心连心走基层、面对面解难题”活动,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公共交通运输、项目建设、文化旅游、物业和安保服务一线现场听民声、解民忧、暖民心,努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见行见效。
坚持融合同心,争创国企“改革先锋”党建引领改革方向正。坚定不移朝着“实体化、专业化、市场化”转型,聚焦主责主业,瞄准“专精特新”,突出实体经济,做强做优建筑施工、交通运输、绿色矿山开发经营等实业板块,积极拓展大学城建设、自来水供应以及污水处理业务,增强自主“造血”功能,让实体经济成为集团效益的主阵地、发展的主力军。党建引领攻关力量强。紧盯国企“三项制度”改革的老大难问题,充分发挥党建对机构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,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和薪酬改革,积极稳妥推动企业合并、部门整合、子集团“关停并转”、人员精简优化等工作。2023年第三轮重组时减少中层管理人员79名,精简率41.3%。合并、注销退出三四级公司84家,精简优化员工1343人,根据经营效益绩效薪酬最高拉开6倍的差距。员工能进能出、干部能上能下、收入能多能少的“三能”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常态。
坚持清风同筑,争创国企“廉洁先锋”监督护廉。构建“大监督”工作格局,坚持问题导向,深入开展“靠企吃企”和“正作风、提精神、鼓士气”等专项整治行动,重点整治“占位子、混日子、等票子、看面子”四类人员。坚决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。同时,认真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为担当者担当,为负责者负责,为干事者撑腰。制度固廉。扎实做好制度“废改立”,围绕“三重一大”事项、财务管理、物资采购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,建立健全内控制度65项,废止制度12项,构建覆盖全集团、全员、全领域、全系统的制度体系,扎紧制度的藩篱。文化育廉。切实抓好“清廉项目”和“清廉公交”建设,不断创新方式、丰富载体,通过开设“清廉城发”,开展警示教育、清廉家风建设等多种形式,让廉洁文化可听、可视、可感、可触,着力打造文化清和、干部清正、风气清朗的“清廉国企”。
上一篇:城发这家公司获评高新技术企业! | 下一篇:城发交运集团与城发物业集团双双荣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