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湘潭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:2025-04-18
4月17日,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杨卫国带队继续深入城发集团重点子集团开展“三听三问”调研活动,要求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常态化,推动监管服务模式由“大水漫灌”向“精准滴灌”转变,重点聚焦关键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,充分赋能国企改革攻坚重点突破,全面激活国企内生动力。市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胡野天,湘潭城发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孙桂英,湘潭城发·城建集团、湘潭城发·物业集团、湘潭城发·湘盾集团主要负责人,市国资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调研。
杨卫国一行到湘潭城发·湘盾集团实地了解湘潭市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运营情况。
此次调研聚焦城市建设、民生服务、公共安全等关键业务板块,通过现场了解、交流座谈、问需于企、靶向施策的方式,以“解剖麻雀”的深度和“一企一策”的精度,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,为国企改革攻坚注入新的澎湃动能。
“三听三问”调研座谈现场。
调研座谈会上,湘潭城发·城建集团、湘潭城发·物业集团、湘潭城发·湘盾集团主要负责人,分别汇报了生产经营情况、改革发展举措和存在困难问题,并重点就业务拓展、争资争项、关键改革攻坚突破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深入探讨交流,努力寻求方法与路径。市国资委相关业务科室现场“接单”,并逐一释疑解惑,共谋落地举措,共商解决方案,形成“问题清单—责任清单—成效清单”闭环。
杨卫国讲话。
“市国资委将继续以高频次、小切口、深扎根的方式开展‘三听三问’调研,让企业抛出‘真问题’,科室提出‘实举措’,领导现场‘抓督导’。”杨卫国表示,调研不是“一听了之”,而要“一问到底”,确保问题清仓见底并得到有效解决,确保改革破局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。
围绕持续推动湘潭城发集团重点子集团在革故鼎新中协同发力,共同助推集团在高质量发展的“新赛道”上跑出改革转型提升的“加速度”,杨卫国强调:
发展是最过硬的道理
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,也是改革深化提升的保障。越是经济形势复杂多变,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谋发展;越是改革步入“深水区”,越要稳打稳扎敢啃“硬骨头。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、政策优势和组织优势,主动融入市场搏击风浪,锚准战略目标,坚定改革信心,增强发展韧性,既当改革“排头兵”,又当发展“生力军”,加快提升国有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。
主业是最牢靠的饭碗
深耕细作主责主业,是市属国企安身立命之本。要立足主责主业,集中优势资源,深入研究市场需求,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投入,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,提升价值创造能力,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要抢抓“两重”“两新”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,谋划大项目好项目,全力争资争项争政策,持续扩大有效投资,坚决杜绝盲目铺摊子、上项目。
改革是最关键的招数
以市场化思维推进改革,是市属国企释放活力的关键。要持续深化市属国企管控体系、选人用人和绩效薪酬三项制度改革,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。要锚定实体化、市场化、专业化改革转型方向,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担风险、自我约束、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。
创新是最持久的动力
破旧立新,勇于创新,是市属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。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建立“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机制,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,攻克一批制约主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。同时,要创新管理模式、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,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。
管理是最永恒的主题
降本节支,推行精细化管理,是提升市属国企运营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。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,加强成本控制,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数字化转型,推广AI应用场景、智慧监管,以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推动效益提升。
增收是最实在的追求
提质增效是市属国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。要坚持效益为王,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以品质赢得市场和客户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要积极拓展市场,开辟新业务新客户,增加销售收入。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实现多元化增收。
安全是最严格的底线
安全关乎员工生命健康和企业生存发展,是企业的生命线。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。要加大安全管理投入,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,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,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,做到动态排查、彻底整改、及时消除。同时,要重视廉政安全,防范腐败风险,确保既干得成事业,又守得住底线。
品牌是最无形的资产
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声誉,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。市属国企要树立品牌意识,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。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、履行社会责任、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,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,以品牌赢口碑、拓业务、提效益,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。
上一篇:这是头篇 | 下一篇:湘潭城发集团召开一季度经营工作讲... |